实验实习六 初生雏禽的性别鉴定

(一)目的 

熟识或初步掌握初生雏禽雌雄鉴别技术。

(二)材料和且具 

羽色、羽速自别雏鸡(或羽色羽速双自别雏),初生雏鸭、鹅、台灯(包括40~60W知己白灯泡)1台/组;胶片或幻灯片(抓握雏法、翻肛手法、公母雏泄殖腔模式图、初生雏鸡羽速自别法、初生雏鸭(鹅)翻肛鉴别法、初生雏鸡羽色自别模式图)。

(三)内容和方法

1.伴性性状鉴别法

(1)羽速鉴别法  决定初生雏鸡翼羽生长快慢的慢羽基因(K)和快羽基因 (k)都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且慢羽基因(K)对快羽基因(k)为显性,具有伴性遗传现象。用慢羽母鸡(K-)与快羽公鸡(kk)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公雏全部是慢羽(Kk),而母雏全部是快羽(k-),根据翼羽生长的快慢就可鉴别公母。

鉴别方法:右手下握雏,用右手下或左手下的拇指和食指捻开雏鸡翼羽,观察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生长速度。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为快羽,是母雏(见图4-9a);公雏为慢羽,有四种类型: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图4-9b);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图4-9c);主翼羽未长出,仅有覆主翼羽(图4-9d);④除翼尖处有1~2根主翼羽稍长于覆主翼羽之外,其他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图4-9e)。

(2)羽色鉴别法  由于银色羽和金色羽基因 都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银色羽(S)对金色羽(s)为显性,所以银色羽母鸡与金色羽公鸡交配后其子一代的公雏为银色;母雏为金色。但由于存在其他羽色基因的作用,故其子一代雏鸡绒毛颜色出现中间类型。
(3)羽斑鉴别法  横斑洛各(芦花)母鸡与非横斑洛克(非芦花)公鸡(除具有显性白的白来航鸡、白考尼斯鸡外)交配,其子一代公雏为芦花羽色(黑色绒毛,头顶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母雏为非芦花羽色,全身黑绒毛或背部有条斑(见图4-10)。

2.初生雏鸡肛门鉴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