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解释

系谱孵化:收集种蛋时,每枚种蛋上都必须标明所属家系及母鸡号;孵化上蛋时,将同一母鸡的种蛋集中排放,出雏时再将同一母鸡的种蛋放到一个出雏笼或出雏袋内集中出雏,便于根据出雏笼内的标签及蛋壳上的号来区分鸡的家系来源,然后结合个体标记技术建立系谱。

肉仔鸡公母分养:由于仔公鸡的绝对增重下降时间比母鸡晚,分养时公鸡可以多养一周,有利于分期出售;公鸡的肌肉生长能力强于母鸡,分养可以给公鸡提供较高水平的蛋白质;分养还有利于按公母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如给公鸡更松软的垫料等。

免疫程序:根据鸡群具体情况、疫苗情况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和调整的接种方案,包括疫苗种类、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方法、剂量、次数等。

自别雌雄:利用伴性遗传原理,在雏禽出壳后即可根据伴性性状准确辨别雌雄。  

产蛋周期:在一个产蛋期中,连续产蛋若干天和随后停产若干天就构成一个产蛋周期。

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需求,简称“需要。

采食量: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采食量有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

绝对生长:指从某一个年龄到另一个年龄的增重;总的规律为先慢后快再慢。

相对生长:也称增重倍数、增重百分比和生长指数。

生长速度:一般用日增重表示,它等于增重量除以饲养天数;生长速度与绝对生长呈正相关,其规律为先慢后快再慢,最后为零。

营养水平: 指动物每天摄入营养物质的多少,常表示相当于维持需要的倍数。

蛋黄:形成之前叫蛋黄,即卵巢上生长成熟的浸泡,性成熟前生长慢,性成熟时生长迅速。9-10天成熟并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