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品种培育

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经过老中青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我国家禽地方品种,应用现代家禽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先后培育出一批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家禽新品系及商用配套系,通过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系9个、配套系5个,如天府肉鹅、丝羽乌骨鸡、四川山地乌骨鸡、天府乌骨鸡及优质黑肤鸡等,这是我们极为重要的科研成果。

天府肉鹅

利用现代遗传学理论和方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地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天府肉鹅父系(P)、母系(M)及配套系(PM),于2001年通过了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府肉鹅配套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上海、广西、广东等10多个省市,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天府肉鹅父母代:成年体重♂5400-5600克,♀3800-4000克,初产年产蛋85-90个;蛋重140-141克。商品代10周龄活重3900-4100克,补饲料肉比1.6-1.7:1

天府肉鹅母系(四川白鹅):成年体重♂4100-4300克,♀3800-4000克,初产年产蛋85-90个蛋重140-141克。

四川山地乌骨鸡

四川农业大学杨志勤主持的四川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课题利用地方鸡种资源,采用先进的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培育出较高生产性能的优质鸡新品种。

四川山地乌骨鸡于1996年通过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颁证、公告;1997年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结论为该成果填补四川省同类项目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同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课题主持人杨志勤在项目基地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