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学习组织形式
1. 明确学习目标:首先通过课件、音像让学习者明确《养禽学》的整个课程学习目标、基础营养理论、营养需要评价研究方法、不同生产目的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供给、营养与环境等各知识模块,以及各模块中章节知识点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 改变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求知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取、选择、运行信息的能力。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进校前就对网上操作比较熟练,而还有大部分学生进校前从未上过网。作为教学组织者,我们安排几次讲解和上机操作,学习使用 “川农在线(www.cnzx.info)”,教会学生在网上浏览、获取信息,发电子邮件和上BBS站参与讨论。在学习组织过程中,我们也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如通过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协助学习者完成长期学习计划、阶段学习计划。要求学习者定期在学校网络教室集中上网,定期完成作业,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信箱或留语板根据学习中的情况提出问题,参与BBS站讨论,这些约束手段都将计入成绩考核。
本课程学习活动的组织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
1. 网上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依赖于网络教学平台(举例作业、协作学习任务、主题讨论、测验、答疑辅导等、面授等)
2. 网下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任课教师在平台上提供指导、质量要求和标准,学习中心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在平台上讨论,结束后通过平台提交实习实验报告,统一评定成绩
教师指导方法:教学平台+传统方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等)
教师指导方法
教师队伍由教学一线教师组成,根据知识、经验、特长、学缘等进行分工和组织,指导方法主要是网上辅导和答疑。在音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运用实际生产案例,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实际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导学者,我们提供给学生一个顺畅的答疑系统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如采用双向视频答疑、电话答疑这种实时答疑,还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电子邮箱和《养禽学》主讲、辅导教师非实时交流和BBS站点参与讨论,并提供给学生相关知识的参考书籍目录、网址,通过导学、助学促进学习者自学。
实施效果
我们的学习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者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在BBS站,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切磋,讨论热烈,使大家互相进步。教师们也经常收到学生们的电子邮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予以解答。这些学习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方法的实施,既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形成一个专业学习和信息素质培养的良性循环,使《养禽学》的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控制:
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习题库、章节基本知识点、名词术语、模拟试题等。按章节知识点安排平时作业、测验及考试,学生必须完成,教师评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利用追踪功能,系统自动统计成绩,并将学生个人成绩与全班情况比较;没有参与平时学习考核的不能直接参加期末考试。动态监控学生登陆平台学习情况,如:发现15天不登陆,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学生学习等。
作业管理:
各章习题由学生自己完成,可对照习题参考答案进行自评;阶段性的知识内容作业,学生通过网上提交,教师批改。辅导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精心设计和编写综合练习册,内容与统考知识点一致,题型也一样,题量适当,针对性强,综合练习学习者一定要完成,教师必须批阅,并进行网评和答疑,并据此作为形成性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业及活动任务任务监控情况,如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多次提醒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促学措施: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态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章节、知识点的考核所取得的学习积分,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网上讨论的情况等来综合评定。
本课程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态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章节、知识点的考核所取得的学习积分,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网上讨论的情况等来综合评定。
根据课程的要求,建立了习题库、章节基本知识点、名词术语、模拟试题等。按章节知识点安排平时作业、测验及考试,学生必须完成,教师评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1. 学习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平台自动追踪、统计学习表现,结合学习中心在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人工评价,最后汇总到平台上,形成学生的个人成绩 根据网教学生学习可控性差、自觉性差的特点,强调形成性评价,同时也让学生动态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同学的比较情况。具体评价依据见下表:
1. 以鸡为主线条进行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组织专家讲座,内容安排紧凑而有条理。 本课程组师资力量强大,有邱祥聘和谢后清等老教师作顾问,朱庆、王继
实践教学的条件
本课程现有蛋品质测定仪、电子称量设备、肉质测定仪、视频教学等设备。建立了近10个校外养禽基地,如:广汉金丽肉鸭、叙宁颐康鸭、石棉草科鸡、青川土鸡、广州温氏广汉养禽基地、万源旧院黑鸡等,为学生开阔了规模生产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眼界。此外,还可以依托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进行一些拓展性实验,进行一些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 在《养禽学》每个知识模块、每个章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可能具有的实践环境条件,提出针对性强的课后习题和课后实践题目,生产实习由教师安排具体的实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在网上发布。
2. 对于习题,学生可对照习题解答参考自评、网络机评、教师网评。
3. 会调查由教师在网上发布《社会调查指南》,学习者根据自己所处的条件,自主决定社会调查的内容,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并通过电子邮件递交。学习者至少要参加一项生产实习,并据此作为形成性考核的重要依据,否则不予毕业。
4. 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训课程。近三年来,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培养目标,每年对学生组织培训。培训期间,为学员组织了校长报告,家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我国养鸡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优质鸡育种生物技术、优质肉鸡关键饲养技术,果园养鸡技术,肉鸭的关键饲养技术,鹅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禽病防治技术等专题报告。